禮物

「又買東西?」母親意料之中的質問。

「不是啊!」忙著找剩下未用的花紙的我說。「這是冬凝的生日禮物……」

母親一邊把我亂放的東西歸位,一邊埋怨說:

「你們總是說誰生日了要送禮物,到聖誕又要送禮物了,你送我袋子錢包我又給你買耳環項鍊,結果買了一堆東西在家……」

在母親的眼裡,甚麼禮物心意都是無謂東西,一切節儉至上。

我不禁嘀咕:「生日送禮物也不是太過份吧!難道兩手空空去參加人家的生日宴會嗎?」

「浪費啊!你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是個大花筒……」

「但我也問過冬凝她想要甚麼啊!送她想要的東西總比買一些她用不著的禮物還好。」

母親懶得理會我,自顧自摺疊衣服去了。

「總之就是浪費……」最後一句如是說。

***

有關兩周一聚,請參閱readandeat

忍辱負重的 Katherine of Aragon

Katherine of Aragon由於對 Anne Boleyn 的偏愛,一直對 Katherine of Aragon 和其女兒 Mary Tudor 興致缺缺,只曾經對 Katherine of Aragon 於 Shakespeare 的 “Henry VIII” 裡的對白 “Alas sir, in what have I offended you? What cause hath my behaviour given to your displeasure that thus you should proceed to put me off and take your good grace from me?” 印象深刻而已。

忘了第一次讀 Antonia Fraser 時是如何看待這位西班牙公主的,可是今天讀 Alison Weir 時卻對這個年輕寡婦以及後來成為棄妻的女子不得不予以同情。

「表面上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金枝玉葉……」

可是年輕的她遠嫁異國,新婚不久便前往威爾斯邊境,病弱的丈夫又於成婚半年內病逝。老實說,安排她再嫁比自己年幼五年的小叔子,作為虔誠教徒的 Katherine 不曾疑慮憂心其實是騙人的,但父母與丈人 Henry VII 為了兩國和諧而作如斯決定也沒有她不同意的餘地。

可惜母親 Isabella of Castile 忽然病逝,以致 Katherine 的地位一落千丈--本來西班牙是 Ferdinand 和 Isabella 治下的統一王國,但 Castile 如今歸屬兩人的長女 Juana 和女婿 Philip 名下,Ferdinand 只是小國 Aragon 的國王,因此 Henry VII 寧願放棄 Katherine 轉聘 Juana 的女兒 Eleanor 為媳,Juana 亦因自身精神狀況問題而無法理會親妹被忽視的現實。結果 Katherine 夾在兩國之間,不僅婚期未定,連日常花費也沒法支付(父親說女兒將會成為英格蘭的兒媳婦,所以應由 Henry VII 負責,但 Henry VII 以 Ferdinand 未完成清繳女兒的嫁妝為由拒絕理會 Katherine),六年來受盡白眼屈辱,身為西班牙公主卻受如此冷待,難堪程度可想而知。

後來即使 Henry VIII 如約迎娶 Katherine 而她亦母儀天下二十年,但她以後因 Anne Boleyn 的介入而成為 Henry VIII 的棄妻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要怪責 Henry VII 的不近人情?說 Ferdinand 不顧念父女之情?還是 Henry VIII 的求子心切?只能說,三個男人主宰了 Katherine of Aragon 的一生,作為忍辱負重的堅強女子,可惜她無法獨立於天地,只能在被孤立與忽視的離宮中度過餘生。

“Miss Austen Regrets” (2008)

Miss Austen Regrets終於看了 “Miss Austen Regrets”--話說這片 DVD 是在五月遊覽 Peak District 時帶回來的,位於 Bath 的 JA Centre 也有相關介紹(還有關於導演談論拍攝的緣由與主題的影片播放),擔擱太久結果連三區 DVD 也出版了我還沒看……

這齣劇集,意料之中是種催淚劑。無法解釋的……嗯……遺憾。

不是說 Jane Austen 自己當日拒絕了 Harris Bigg 的求婚而感到遺憾,事實上她認為 “Quite good is not the end of story”,雖然一時衝動答應下嫁,後來因為她不愛他而反悔。她有她自己的立場,所以最終在找不到屬於她的 “The one” 時她選擇了獨身--即使她也會說 “Single women have a dreadful propersity for being poor.”。

我想說的「遺憾」是,她遇不上一個深愛她的合適的男人。

對於 Austen 來說,獨身生活讓她有更多空閒創作,可是在那個時代來說,她(與寡母及同樣未出嫁的姊姊 Cassandra)看來只能依靠兩個哥哥生活,即使小說有稿費看來亦不多。縱然如此,終究對她來說家世雖然是其中著重的一部分,但她也只會選擇嫁給所愛的男人吧!

P.S.

  1. 最精警的一句當然是 “The only way to get a man like Mr Darcy is to make him up” 吧!所以當 Austen 的姪女 Fanny 要求她不要期望自己的心上人像 Mr Darcy 時她的反應是 “This is real world.”
  2. 作為一位雖然自稱「黃綠」的醫者,最看不過眼的當然是 Madam Bigeon 批評 Jane Austen 找來的醫生 Mr Haden 的那一句 “He’s so young. I hope he knows what to do.” 吧!
  3. 配樂很悅耳很舒服。咦?原來有 Soundtrack!

毋忘

有時候,以為不想起的東西便會遺忘,可是每當有些 Triggering factor 出現時,便會無由的想起過去的種種。

R.I.P.

***

Paper 差不多寫好了,還差一個總結。趁這陣子讀書也是好了。

現在進行式的是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by Alison Weir。

放假的人啊!

話說,今個星期放大假,除了昨天參加了 MC 仁的畢業典禮外,我的工作就只是留在家中寫功課了。

暫時的進度是,完成了三分之二。

有時候也會想,如果不讀 MA,我可能會多儲點錢(雖然還是大花筒)或者有九天假期可以去台灣或英國(某年十天假也這樣浪費地走英倫一趟)。如今,卻只窩在家中不斷看筆記讀書打字和 Brainstorming。

其實,是值得的。我想。

雖然說要遷就上班時間很麻煩,偶然遇上 Post-call 的日子上課甚至會不由自主打呵欠(不過早已在上課前「剛巧」告訴教授了,哈哈),不過上課的日子其實最令我愜意,有時候甚至因為門診完結時間延遲了而苦惱,真的不想遲到啊……至於功課嘛,有時候覺得自己辭不達意就是了,分析能力也有點欠奉,唉。

讀大學的年代不懂得珍惜上課的日子,如今才醒悟不算太遲吧!(有時候在想,難道跟讀些甚麼科目有關係嗎?)

***

Henry VIII and Anne Boleyn吃飯時間看了一集 “The Tudors”,剛好說到 Anne Boleyn 誕下女兒,Henry VIII 得知消息後大失所望的探訪妻子和初生的女兒,只冷冷說了一句 “Both of us are still young…boys will follow…” 便走了。(然後找了個宮廷侍女去幽會……)

當時 Anne Boleyn 的反應是堅定的點頭。

倒不太明白為甚麼她一直深信自己會孕育兒子:嬰孩的性別其實完全取決於男方的不是嗎?(不過她不曉得就是了)加上當時的醫療設備不足,孩子要安全誕生和成長皆有風險啊!而且,她所不知道的是,她的女兒其實比許多男生更強悍……

某程度上,Elizabeth I 活脫脫就是典型 Henry VIII 和 Anne Boleyn 的女兒:像 Henry VIII 的王者作風與無情(?)和像 Anne Boleyn 不屈的強勢。

可惜耶,Anne Boleyn 沒能活著看見她的女兒君臨天下那一天。

突如其來的小發現之二

范逸臣《信仰愛情》本來不是要延續這個《突如其來小發現》話題的,只是嘛,實在又是一個奇怪的發現啊!

正在趕論文,於是心血來潮找回舊 CD 播放,見小范近來爆紅(首先聲明,我還沒那個時間去看《海角七號》耶!),於是找回一隻沙士年代(也就是零三年了)的《信仰愛情》來聽聽--這是他這麼多張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隻,由《妳愛我嗎?》到《百慕達》到主打的《信仰愛情》到《亞德里亞海》差不到大半隻 CD 是百聽不厭的。其中那首《亞德里亞海》是小范與人合唱的,不過大碟裡好像從沒言及其人是誰。幸得現世代互聯網資訊發達,只是按一下 Search 就可以輕易知道答案了。

不過我沒有想過竟然會是……田欣老師囉!

(也就是《終極一班》裡東哥深深仰慕的性感英文老師……)

雖然我知道她真正身份是個歌手,也不曾想過她竟然會是《亞德里亞海》那把謎之合唱聲啊……而且每次看見她,總是第一時間浮現 Tank 的歌聲「給我你的愛/讓我陪著你去未來/給我你的愛/手拉著手不放開」以及 MV 裡東哥不明所以買了一堆麵包追上她的「無厘頭」情節啊……

突如其來的小發現

用了半年終於讀完那本 “Arbella: England’s Lost Queen”,接著打算讀 Alison Weir 的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話說我已有三本不同作者的「Six Wives 著作」,包括 Alison Weir, Antonia Fraser 和 David Starkey,而相關著作如 Joanna Denny 的 “Anne Boleyn” 和 “Katherine Howard” 以及 Eric Ives 的 “The Life and Death of Anne Boleyn” 更是多不勝數……),閱讀進度還沒踏入正題,卻剛好有一個我從來不曾留意的小發現。

話說 Henry VIII 的第一任妻子 Katherine of Aragon(在本家西班牙名為 Catalina),相信大家也知道她是西班牙 Aragon 的國王 Ferdinand 和 Castile 女皇 Isabella 的幼女吧,原來她是以其外曾祖母(Isabella of Castile 的祖母) Katherine Plantagenet 命名的。至於這位 Katherine,其實是 John of Gaunt 與第二任妻子 Constance of Castile 所生的女兒--當時身為 Castile 公主的 Constance 因競爭皇位引致內戰多年,最終妥協把女兒嫁給獲得皇位的 John I 的兒子 Henry III,曲折地遂了繼承皇位的心願。而 Katherine 的名字,卻源自其父 John of Gaunt 的婚外情對象,也就是他的第三任妻子 Katherine Swynford……

Katherine Swynford 和 Katherine of Aragon,這兩個在英格蘭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女子,原來有這樣的淵源啊!意想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