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 ≠ 英格蘭

今早讀生果報,看到一則勵志新聞如下:

無腳英兵創壯舉 過山渡海穿越英格蘭

他的雙腿齊膝截去,但一樣可以攀山越嶺,划艇渡海!英國退伍傷兵貝特頓(Nick Beighton)以驚人意志力,由英格蘭北端的蘭茲角(Land’s End)直達南端的約翰奧格羅特斯(John O’Groats),成為第一個以直線路徑穿越英格蘭的人,足足花了他28天。

貝特頓2009在阿富汗誤踩地雷被炸傷,雙腿截去。這次他跟三名隊友參加慈善越野挑戰,要靠雙手驅動的特製單車越過山嶺,見山過山,遇海渡海,划皮艇也划了100小時,全程長達1,100公里,28天後終於完成壯舉。

他說這次挑戰自我,是想證明身殘志更堅,一樣可以追尋夢想,「我的身體曾被炸散又接合回來,我想告訴大家,即使受了改變一生的重傷,也不能阻止你面對重大挑戰。」

英國《每日郵報》

愈看愈不對勁,明明 Land’s End 在英格蘭西南角,何來北端之說?而 John O’Groats 更非處於英格蘭--人家是在蘇格蘭東北角啊!

死心不息,終歸要找回英文原稿一讀。原來 Daily Mail 寫的是 “(Nick Beighton) became first person to travel length of Britain in a straight line” 啊!

不禁嘆氣,轉載來自英國的新聞,竟然連英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大不列顛島 (Great Britain) 和英格蘭 (England) 也不能分辨耶!

延伸閱讀:http://www.beelinebritain.com

回憶中的 Derwentwater

今天和 F 先生去健行,在城門水塘沿路行走時,我忽然很想念千里之外的 Derwent Water。

去年我們前往英國湖區,其中一天便是前往西北部的 Keswick 健行(和參觀當地著名的鉛筆博物館--還被 F 先生「恥笑」,說有人好像一生人沒看過鉛筆般),看到 Derwent Water 波光粼粼,景色的確令人難以忘懷。

可惜天氣不佳,照片看起來陰沉沉似的,不過嘛,算是一圓遊湖區的心願吧!

Bath 之小發現

話說前幾天翻看三年前和老友 M 往英國的照片時,見到一張 Bath 的街景照,我還在想,為甚麼這街道的樣子會如此熟悉,可是卻怎麼也理不出所以然,心血來潮的我於是再看今年到 Bath 時的照片,噢,難怪了,原來三年後我在同一位置拍了照片。

看,我和 F 先生午餐的泰國菜店子,原來三年前還沒開業呢!(即上圖紅框位置)

BTW,三年前遊覽 Bath 時,我和 F 先生還只是初識的網友啊!

「不雞肋」的書展節目

我知道我說過很多次不再去書展了--即使沒有動漫迷的刀光劍影和o靚模們的爭妍鬥麗(先此聲明我沒有對動漫迷或o靚模們有任何不滿,只是書展的主角理應是書本吧我想),書展本身也變得乏味。

不過今年竟然邀請了 David Starkey(和其他三位講者,不過我壓根兒忘了是誰……)開講座耶!

老實說,認識我的人應該知道我對英格蘭歷史的喜愛,始於「肥叔叔」那六位妻子,而對我影響尤深的,除了 Antonia Fraser 的著作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外,便是那齣譯名為《風流皇帝亨利八世》的片集,而負責旁述及資料提供的,也就是 David Starkey 了。(後來他還在 “Elizabeth” 和三輯 “Monarchy” 當主持……我可是收藏了不少他主持的節目 DVD 的啊!)當然他的著作我也讀過不少,不過倒是那本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仍舊在 Kindle 裡未完成。

可惜講座設於星期三,即使這講座在黃昏舉辦也好,仍舊在遙遠的大西北工作的我就算下班後也很難趕及啊!

唯有說服自己,人家這次的主題不是說都鐸王朝的歷史,損失也不是太大吧!

(不過嘛,我真的很欣賞他啊!)

英倫篇:F 先生愛在晏菲路(上集)

這趟旅程,最昂貴的除了機票外,可算是這兩張本季最後一場利物浦主場門票了。

故事要由兩年多前開始說起,話說那時我和 F 先生仍是筆友,曾經談及很喜歡英國,也曾幾次在這歐洲島國自遊行,然後 F 先生問我去過 Liverpool 沒有,因為他最喜歡的球隊便是紅軍,如果有機會可以一起遊覽云云……(我還在疑惑誰會跟網友一起去旅行啊!)

後來,我們相知相戀,決定共諧連理,結果連蜜月旅行也選在英國。

我沒有忘記當初的約定,雖然我對 Liverpool 沒甚麼期望,還是編了一些逗留 Liverpool 的行程--當然包括跟他參觀球隊主場,以及看一場愛隊主場的比賽。本來一心打算看四月三十日對紐卡素的場次(當然後來改期也是後話),可是得知威廉王子也在該周末大婚,怕逼迫的二人決定看本季最後一場在晏菲路的比賽,也就是五月十五日對熱刺的那一場--後來由於紅軍的分數愈加貼近,甚至曾一度超越熱刺,致使該場賽事益加變得重要。

球賽之前那天我們已經抵達 Liverpool,還是先介紹我們的住宿地吧!

我們下榻的酒店 DaysInn 就在 James Street Station 樓上,從 Lime Street Station 坐 Merseyrail 只需兩個站,而到附近的商場 Liverpool One 也只需步行五分鐘,挺方便的。由於酒店在本年四月才正式開幕,所以裝修還是新簇簇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房間設在 M 層的側翼,沒有電梯到達,結果我們入住及離開時也要搬行李上樓梯。

而從 DaysInn 到紅軍主場其實挺方便的,從隔壁的 Lord Street 坐 26 號巴士便可直達晏菲路--話說回來,26/27 號巴士是循環線,停站大致相同,只不過方向相反而已。還有其他路線如 17 號也能到達晏菲路,不過路線迂迴一點罷了。

我們在 Liverpool 逗留兩天,第一天先去參觀晏菲路的 Museum 和參加 Stadium Tour,翌日才去觀戰(皆因賽期當天沒有 Tour 啊!)由於當天是星期六,無論是 Museum 和 Souvenir Shop 也有人滿之患。我們到達時是下午二時多,但預訂的 Stadium Tour 要到三時半才開始,於是先去櫃檯取票,再上二樓的 Museum 先睹為快了。

老實說,作為新手的「資深球迷家眷」,對於紅軍的歷史並不多,所以看到 Museum 裡林林種種的介紹的確是大開眼界,F 先生這位對紅軍事蹟瞭如指掌的多年「擁躉」則充當臨時導遊,如數家珍地給我介紹歷代球員和領隊的故事。他也終於如願以償看到那個被捧上天的歐聯冠軍盃。

看見時候不早,便下樓等待 Stadium Tour 出發了。想不到一團竟有六十多人,實在人多勢眾。不過天氣不算太好,一直下著毛毛雨的。

首先參觀的是 Club Guest Lounge,掛滿了歷代球員輝煌戰績的照片。

然後是記者招待會舉行的地方,原來看起來很寬敞的地方,只是一個小小的房間而已。

由於翌日是賽期,主隊更衣室關門了,我們只好轉而參觀客隊的更衣室,不過據說設施是一樣的,而且他們也貼心地掛上眾球員的球衣讓球迷拍照。

然後,終於來到久仰大名的球場了,雨點一直沒停下來的意思,幸好沿路都是有遮擋的吧!

Stadium Tour 就在這兒結束了,臨走前當然不忘到 Club Store 參觀吧!(以 F 先生如此節儉,要看到他「掃貨」的景象幾乎是不可能)

至於有關在 Anfield 看球賽的經驗,留待下回再說。

英倫篇:在 Seven Sisters Cliff 想像中的美好日子

電影 “Atonement” 的結尾,是幻想中 Robbie 和 Cecilia 終於在海邊小屋兩情相悅過日子(可惜這是一齣悲劇),背景是一見難忘的白堊懸崖。老實說,這樣的景色很令人難忘。

倒是想不到最終我會來到這裡--位於 Brighton 和 Eastbourne 之間的 Seven Sisters Cliffs。

從 Brighton 坐 12 號巴士到 Seven Sisters Country Park 要花五十分鐘,下車後首先看到的竟然是雪糕車,F 先生於是買了兩杯軟雪糕順道問路。

事實上 Public Footpath 只有一個方向往海灘,而且沿途也有不少遠足客(和羊,皆因 Country Park 的草地同時也是牠們的食糧來源啊),應該不致迷路的,可是要像 Robbie 和 Cecilia 一覽 Seven Sisters Cliffs 的全景(嗯,就像明信片拍攝的那樣)卻要向西方走到山上的小屋--不過我們最後只能成功到達海灘,相機也無法拍下七座懸崖的全景了。

我們在海灘逗留了一會,又轉往第一座懸崖 Haven Brow--本來 F 先生是打算走畢整整七個山頭的,但我卻實在沒那個本事,結果只在 Haven Brow 走一趟就當 Mission Completed 了。

實在佩服那些在懸崖旁用小石頭砌出自己名字的人(如圖中的 Paul 和 Diego),我實在有點擔心 Seven Sisters Cliff 的 weathering 太嚴重啊!

England, Let’s go!

說了那麼久,我和 F 先生的蜜月之旅終於準備出發了。

由於貪便宜買特價機票,結果放棄了計劃中的凌晨航班而要明天一大早起程。也好吧,多了一個晚上可以去 London Eye(不過明天好像下雨啊!)。今天又剛好被編為後備職務--也就是,若沒有人告假的話我便不用上班--不然嘛,今天肯定是在 Holiday Mood 中等待下班了。

F 先生想必很怕我會餓壞了他,不斷詢問我是否需要多帶幾個杯麵(這位先生恐怕是參加旅行團慣了,擔心自由行會「無啖好食」吧!)我想,就算對我的膳食安排不滿意,記憶中也有隨街可見的各大快餐店的蹤影啊!

不約而同地我倆在工作中也遇上不如意事,那就藉此讓我們逃走至八個時區以外的國度舒一口氣吧!

王子的冗長名字

恭賀王子娶得美人歸,衷心希望他們能快樂終老啊!

看了很多次宣誓重播,老實說,真的不明白為甚麼王子的名字總是那麼長(威廉王子說 “I, William Arthur Philip Louis”,其實除了 William 外他所擁有的其他名字何時才會用呢?)於是無聊的我又去翻閱 “Britain’s Royal Families: The Complete Genealogy”,明明在 House of Tudor 王子公主的名字也不是太長,到 House of Stuart 開始用雙名字(James I 的長子是 Henry Frederick;Charles I 的女兒、William III 的母親是 Mary Henrietta),然後 James II 為那位引致滿城風雨的兒子命名為 James Francis Edward;結果到了 House of Hanover 時候,Queen Victoria 的長女已經變成 Victoria Adelaide Mary Louise 了。

現代的皇室成員的名字至少也有三個名字:

  • 英女皇是 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 查理斯王子是 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
  • 安妮公主是 Anne Elizabeth Alice Louise
  • 安德魯王子是 Andrew Albert Christian Edward
  • 愛德華王子是 Edward Antony Richard Louis
  • 哈里王子是 Henry Charles Albert David

不過最後繼位用的,又未必是繼承人的 First Name 啊!例如 Elizabeth II 的父親原本名叫 Albert(Colin Firth 在 “The King’s Speech” 就是叫 Bertie 的啊!),但繼位時為了承繼父親 George V 的志業(某程度上是顯示避免延續兄長 Edward VIII 為了迎娶 Mrs Simpson 帶來的政治風波),又有說 Albert 這名字有德意志色彩(”Albert” 這名字源自其曾祖父 Albert of Saxe-Coburg-Gotha,亦即 Queen Victoria 的丈夫)所以不想在二戰時讓人民側目(就像 George V 把王室改為 House of Windsor 般的象徵意義),所以登上皇位後名字更改為 George VI。想起來也就像新任教宗要改一個承先啟後的名字吧!

BTW,本來我說今次又有機會去西敏寺朝聖,我家 F 先生竟然說「不是只埋了很多骨頭嗎?」唉……

P.S. 聽到陶傑說事頭婆的衣著「略嫌似隻香蕉」,實在很搞笑;又,究竟 Prince Philip 有沒有在婚禮上打瞌睡呢?(明明有開賭盤的啊!)

鐵路狂熱

我不是鐵路狂熱喜愛者,不過旅行時總是比較喜歡坐火車,所以明明我和 F 先生皆有車牌最終還是決定放棄租車,寧願一張火車通行證走天涯(當然這與 F 先生的車牌仍在冰箱不無關係吧!),老細聽後只覺得「年輕時才會做這樣的事啊……」

第一次英倫之旅,乘坐過可愛的 Wensleydale Railway(仍然很後悔沒買紀念品);再逛 London 時試坐了 Dockland Light Railway(明明跟輕鐵沒甚麼分別啊!)。下月的重遊英倫之旅,暫定計劃裡還是不忘包括一些特色鐵路旅程吧!

其一是往 Cornwall 的 Night Riviera 臥鋪列車,這是英國僅餘的兩段仍然擁有臥鋪火車的鐵路(另一段是由 London 至 Scotland 的 Caledonian Sleeper)。本來老友 M 說在火車上可能會睡不穩而令我有點擔心,可是,省回五個小時的車程實在很吸引啊!而且我是個在任何情況下也能入睡的人--恐怕是當年 On-call 時魔鬼訓練的結果--似乎問題也不大吧(至於 F 先生情況如何也就無法擔心了,嘿嘿)。BTW,M 本人就是坐日間列車往 Cornwall 的……

其二是湖區的 Lakeside and Haverthwaite Railway,我想應該就像 Wensleydale Railway 般,貪其有懷舊蒸汽小火車的味道啊!(結果好像安排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去試坐火車啊!)

唉,想起來真的「未出發先興奮」啊!

月曆

不知不覺又到年終,老實說,本年度總結為悲喜參半。但願明年會過得順遂一點吧!

又是買新月曆的日子(至於記事簿嘛,我大多會在九月便換了新一本,所以在此略去不提),小熊維尼是座檯曆的必然之選--除了去年因為得到一個免費座檯曆而沒買。至於掛牆月曆嘛,由零七年開始都與英國有關:第一年是在 Stonehenge 買的 England Panorama,第二年是在 Bakewell 買的打比郡月曆,第三年則是在 PageOne 買的。

今年有新意思,老友 M 知道我喜歡英國月曆,於是從 Cornwall 帶給我一個 Cornwall Landscapes 的掛牆月曆,好讓我「望梅止渴」一下。這實在讓我愛不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