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的 “Kings and Queens” 與我

執拾家裡的雜物時,發現了這本被遺留在書房角落的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究竟是甚麼時候買的呢?呵呵呵,忘了……),很漂亮的冊子,印制精美……

話說回來,我對這些 Kings and Queens 書籍選擇的準則,多是由讀一遍 Richard III 那一章來決定。手上這本,雖然內容不算詳細,可是卻有不錯的年表和 Middleham Castle 的圖片,(應該是)正因如此才會帶回來的吧!

再搜羅一下家裡其餘的 Kings and Queens [1],確實有點嚇人。

(由上而下介紹)

  1. “Britain’s Royal Families”: Alison Weir 的著作,當然把它貿然劃分為 Kings and Queens 系列也有點武斷,皆因它寫的不只是 Kings and Queens in Britain,還有其配偶和幾代後裔……
  2.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圖畫比較少,像篇章般把歷朝皇帝的故事敘述一遍。
  3. “Sex lives of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嚴格來說這本其實也不算是 Kings and Queens,因為它說的是當權者的「性生活」啊!
  4.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就是在 NPG 買的那本,貪的是內裡有齊全的 NPG 收藏的宮廷畫像的照片。
  5. “Kings, Queens, Bones & Bastards”: 除了 Kings and Queens 外,還有各人的下葬之處,和沒被正史記錄的情婦和私生子名單一覽。
  6. “Kings and Queens”: 應該是我的第一本有關英國的 Kings and Queens,特別之處在於它不是根據年代排列,而是以名字分類,所以若不知道該皇帝是哪個時代翻這本會方便多了。
  7. “The Lives of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從 Amazon.com 訂購回來的,文字圖畫兼備,畫冊來說算挺厚的一本。
  8.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就是上圖那本。
  9. “Kings and Queens”: 在 Windsor Castle 看到有大特價捧回來了,曾經跟著我和 Backpack 從 Windsor 走到 Edinburgh,很重耶。

不敢點算有關中國宮廷的,因為應該會更嚇人。

[1] 有關英國皇室叢書的 Kings and Queens 多只包括皇帝與女皇,其以 “Prince Consort” 或 “Queen Consort” 在位的配偶則不包括在內

“Eleanor of Aquitaine”

自從英倫旅遊過後,一直斷斷續續在讀 “Eleanor of Aquitaine” 和 “Arbella: England’s Lost Queen”,還是沒能一氣呵成的讀畢。

“Eleanor of Aquitaine” 暫時讀到 Thomas Becket 死後 Henry II 和 Queen Eleanor 以及 Young King 關係的轉變。愈是覺得 Henry II 兩父子的形勢像康熙晚年:Henry II 是實際上的君主(康熙皇帝大權在握),卻又同時把 Young King 放在有名無實的位置(像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結果愈發長大的 Young King 覺得自己只是傀儡,於是叛變以求取權力--當然 Young King 早於年輕時便開始尋求權力(他死時才年僅二十八)但胤礽卻是中年太子。當然 Queen Eleanor 本身的位置比較特殊,她自身已經是個 Duchess(Aquitaine 是其父直接傳給她的領土),鍾愛次子 Richard,又覺得丈夫似乎打算把一切托付給長子 Young King,加上 Aquitaine 本地的人民不喜歡 Henry II 的統治,於是問題叢生,促使夫妻父子決裂。

Eleanor 不是典型的慈母,以依靠丈夫為終生目標。嫁給首任丈夫 Louis VII 算是被擺佈的政治婚姻,可是另嫁 Henry II 卻是源自她個人意願。她算是不錯的領袖,可惜,在男權大如天的年代身為女兒身,無法成就她領導屬於自己家族的天下。

P.S. 因為 Eleanor 嫁給了 Henry II,Aquitaine 一直是 Eleanor 的後裔、也就是 Plantaganet 家族的領土,後來 Aquitaine 問題間接引發英法百年戰爭(法國人想把英格蘭人趕出歐洲本土),終至 Henry VI 在位期間 Aquitaine 正式成為法國屬土。

想像不到的從前

不是突然發生失去 Blog Entry 的危機也不會想到從頭看一次這七年來寫過的東西,愈是最初期的愈令人難受,唉!

零二年的我,大概是剛進大學那一段日子吧!連建一個 cgi 版網上日記也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想起來也覺得好笑。而且喜歡寫無關痛癢式的斷句,又扮憂鬱女生,有時更把學業看得多有意義(醫學生總是有一種奇怪的使命感,哈哈哈!),篇幅的零碎令人看得頭痛,好幾次想把這些紀錄消滅,可是嘛,還是留一個紀錄來警惕自己別再犯同樣的錯吧!

再看零五年的我,無端多寫了書評,其實嘛,日子還是如此度過,讀書進度多年來大概也差不多,想必是為了逃避壓力漸大的功課才不知時日的寫東西。我總是用一些看似正面的方法去避開問題。而且,那時還開始瘋狂看「不同種類」的電影,只是回想起來,我只是「獨沽一味」喜歡看大團圓結局的愛情片子吧!(心情會暢快一點的,我想)

而且,我還喜歡在考試時看台劇,而最詭異的是,雖然我不是楊丞琳粉絲,偏偏買 VCD/DVD 回來看的三部片子也有她出演--Year 1 的《流星花園》、Year 2 的《愛情白皮書》和 Year 5 的《惡魔在身邊》,後來是工作後看的《綠光森林》打破了這個宿命。

不過,有些過去,還是不要回望的好。不然,我還是會感到失落的。

重頭做起

已經忘了有多久沒有 Backup 了。

近來多事,心情比較糟糕,既是上班時的犯錯連連,車子靠邊時又不小心被弄花車身,低氣壓似乎縈繞不去……種種懊惱事讓我無法寫下片言隻語。若非今天無意中發現 Blog 已被 Hack 並轉至其他網頁,也不會想起這幾年來《芸淡風輕》裡的抱怨絮語對我來說的重要性。

零一年名為《蘭馨棧》的個人網頁如今只剩下這殘軀,而試驗品《康粥茶餐廳》早已轉化為《庭院深深》了,啊,意想不到已經七年。

在整理舊紀錄的同時,也許是時候應該更新一下了。

而我依然相信,否極泰來。

***

幾年前做過同一樣的問題,我想,也許答案早已不一樣。

現在幾點:二零零八年七月十八日晚上十一時零九分
你的全名: Connie Leung
你現在正在聽誰的歌: 日版花君 Soundtrack
你在哪裡讀書(工作): 大西北病院
你最後吃的一樣東西是什麼: Mos Burger
現在天氣如何:還可以
戴隱形眼鏡嗎:依然是不會
上一次生日蛋糕上蠟燭的數目: 沒有,BTW,很久沒吃過生日蛋糕
你通常吹熄這些蠟燭的日期: 多數是正日,有時是農曆八月十六
你們家養過什麼: 人
星座: 天秤
兄弟姊妹跟他們的年紀: 小弟二十三
眼珠顏色: 黑
有無耳洞: 沒有,但喜歡戴夾耳環
你有刺青嗎: 沒有
你喜歡你目前的生活嗎: 隨心所欲,大概還是不錯的
喝過酒嗎: 淺嚐即止,不喜歡
暗戀過幾個人: 暫時還是一個
會因為害羞而不敢跟人告白嗎: 肯定會
不敢吃的東西: 沒有煮熟的食物
喜歡吃什麼東西: Sausage Roll, 英國 M&S 的 Caesar Salad, 北京的四個圈雪條……
喜歡喝什麼: Starbucks 的 Chocolate Cream Chip Frappuccino
最喜歡的顏色: 想像不到的淺粉紅
最喜歡的數字: 23
最喜歡的電影: P&P 2005
喜歡看哪一種電影類型:讓人心情暢快的
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或品牌: Winnie the Pooh, NICI 的北極熊, 新幹線…..
最懷念的日子: 在北京故宮逛了六小時,流浪英格蘭想念 Mr Darcy 的日子
最傷心的經驗: Med 5 考 Supp, 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喜歡禮拜幾: 星期五
喜歡春夏秋冬哪一季節: 秋天
喜歡的花: 沒有特別喜好
喜歡的運動: 玩 Wii 算不算?近來會去游泳
比過哪些比賽有得獎: 以前參加那些校內徵文比賽和演講比賽吧!
喜歡的冰淇淋種類: 有 Almond 或夏威夷果仁的雲呢拿
最怕什麼東西: 尖叫聲
如果有來世,你最想當什麼: 其實我不信有來世
討厭做的事: 委曲求全
討厭別人做什麼: 扮可憐
擅長的事: 砌 Powerpoint template, 記人名
臥室的地毯是什麼顏色: 是木地板耶!
以後想做什麼職業: 醫生,或者教書
你們家總共有幾層樓(你們家住幾樓?): 五十多層,家住十六樓(實際上是八樓)
你們家是公寓.社區.大廈.別墅哪一種: 屋苑裡的大廈
你覺得碟仙怎麼樣: 不太相信
你覺得自己十年後會在哪裡: 應該還是會在香港吧
無聊的時候你大多做些什麼: 冥想
你住得距離最遠的一個朋友是: 香港島代表羊
世界上最惱人的事: 複雜的人際關係
全世界最好的事: 世界和平
目前有男(女)友嗎: 沒有
覺得同性戀如何呢: 個人意願
對於沒把握的事情態度如何: 唉,又要煩一陣子才會嘗試
如果有人誤會你,你會: 算吧啦!
如果有人誤會你,又不聽你的解釋: 無話可說
有想過要怎麼對付你討厭的人嗎: 多數也會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認為你的另一半幫你付錢是理所當然的嗎: 不
若你的另一半硬要幫你出看電影的費用時: 隨意吧
通常幾點上床睡覺: 很想早一點,不過多數拖至午夜
現在心裡最想見的人是誰: 某人,想知道他安好
想要幾歲結婚: 拍得到拖才想
今天心情好嗎: 只是覺得鬱悶
有想過要自殺嗎: 沒有
現在幾點了:二零零八年七月十八日十一時三十四分

錯生年代的《苦命天子》

苦命天子:咸豐皇帝奕詝近年讀的歷史書籍多是與英格蘭有關,難得回歸國史,應該是自那天看畢《德齡與慈禧》以後的事吧!

終於把《苦命天子》讀畢(看到後記才知道這是 1995 年的作品),也許是太久沒讀清史,連當朝人物都忘了大半,除了前些兒讀到的葉名琛和賽尚阿外,還有桂良(恭親王的岳丈)、文祥(同治朝洋務運動中的骨幹人物之一)等人。而且切切實實感到自己實在太孤陋寡聞。

印象中人們談及恭親王奕訢總是說他是個聰明絕頂的孩子,比兄長咸豐皇帝強勢多了,卻不曉得原來最初接下英法聯軍之役的爛攤子時他也是像當朝大臣般束手無策的,而且對洋人的處事作風毫無認識,只是他懂得應對,悟事能力亦高,繼而成為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

以「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名揚天下」的葉名琛,中學時一直覺得他是個把國事寄託於卜筮的迂腐大臣,卻忽略了他也曾經是當朝重臣,清廷的外交事務更曾一度付託給他(當然他對洋人的強硬態度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而拒絕與洋人談話以現代眼光看起來也有點可笑)。他在戰敗時的表現,倏地令我聯想起 “Pirates of Caribbean” 第三集 Lord Beckett 在看到兩船在越過漩渦後夾擊己艦時的表情--不背水一戰但亦不輕言投降。

而咸豐後期崛起的肅順(又忘了他是鄭親王端華的六弟)雖以嚴刑峻法著名,後來又因恭親王連同兩宮太后發動政變而被殺,卻不失為滿清八旗子弟中有所作為的其中一人,其餘的不是紈絝子弟,便是坐吃山空,連一點點打算輔佐皇帝的志向也沒有。(題外話,很久以前有一齣名叫《戲說慈禧》的電視劇,演肅順的便是當年紅透半邊天的馬景濤。)

至於主角咸豐皇帝,他雖然心想有一番作為,卻過份依賴師傅杜受田,老師死後有點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在清初的太平盛世倒還能成就平凡君主,卻又不幸遇上清朝末年文化衝擊變化太快的時代,結果令這個年輕人心灰意冷;而且他多年來身體狀況不佳,子嗣不多,後來更在三十多歲盛年時病逝,以致後來亂局無法挽回。到頭來,他只是錯生年代而已。

「我和他,很熟。」

記得從前麥嘜寫了一本很尖銳(其實尖銳的是用作寫這書的鉛筆--「你用邊隻鉛筆刨呀?」)的書,內容大約是「我的好友李嘉誠,我和他,很熟,我親眼看著他,發達。」

想起這個故事的原因是:《苦命天子》(依然徘徊在這書和《努爾哈赤》之間,加上近來讀書的速度實在糟糕,大概也與又轉換了工作環境有關吧!)裡提到了未能剿滅太平軍的賽尚阿,一直在想,這個名字很熟悉,就像麥嘜認識李嘉誠一樣……一向以來我對名字倒是出奇的敏感,所以老是認得之前在各個學科遇上的病人的名字。

後來查一下,啊,原來是同治皇帝的丈人:皇后的祖父,珣妃的父親……難怪……

(這兩姑姪也有趣,庶出的姑姑是妾,所以反而要向身為正室的姪女行禮;立刻想起清初皇太極的後宮三姑姪--先嫁的孝端皇后是姑姑,宸妃和孝莊兩姊妹是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