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歌詞之六

願你笑著終老
若這裡做不到
唯願你與我趕得及擁抱
如渡過了黑暗
終變美好
只想我倆眼剛好望到

願你也在這裡
靜聽我在禱告
期望永遠也比真實吸引
如若細訴一次
不會發生
假使講上百次也許成真

期望鮮花開滿這裡
流落天邊海角都會團聚
你永遠是伴侶
期望給我快樂過後才睡
掙扎過後素願能遂
徬徨都知問誰
期望得到不會失去
期望不開心也不至流淚
我要醉便大醉
願我有那一日
忘掉有心願要許

願我有那一日
忘掉有心願要許

彭羚《願你也在這裡》

十年來也百聽不厭的歌,就是這句「願我有那一日/忘掉有心願要許」最讓人低迴沉思。

又玩當年今日

Brighton

剛放畢「大假」,又來一個 “N Shift”,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時,頓時想起去年這個時候我應該又在旅途上了。

Brighton,英格蘭南岸的渡假勝地,找不到 Lydia Bennet 和她的寶貝軍官意中人 Wickham,只有寒風冷冽的初冬。還有 George IV 的仿中國式室內建築 Royal Parvilon--你見過手繪的竹葉牆身了沒有?更有語無倫次的「喝庭史非可」……

***

一向沒看無記的《通天幹探》,昨晚一打開電視便剛好看到酒吧裡的背景音樂竟然是 “The Closest Thing to Crazy”……

如恆河沙數的回憶

播放王菀之的 “Read my Sense” 大碟我就知道回憶的思緒會一發不可收拾。

二零零七年的上半年,是最難熬過來的一段日子(就像零六年臨考試前的那些模糊的歲月)。工作態度不是太糟糕(甚至意想不到的得到認同),只是運氣實在太差;如今回想起來,只會怪自己沒有自知之明,那麼高不可攀的不是嗎?

我應該樂於尋找自己的方向,人生的路太長,我還有很多等待達成的目標。

跌倒過後,要懂得站起來,繼續向前走。

(不說這些事情,不代表我已忘掉了,反而我會把這些好好牢記,讓日後的我,不要再重蹈覆轍)

***

Silk (2007)丟下了 M 去看了 “Silk”(因為打算買票時她卻沒覆電話,只好獨個兒去了),老實說,第一印象讓我不期然想起 “The Painted Veil”,同樣是說西方人走進了「神秘」東方國度的故事;無論是「法國」還是「日本」的景致確實是不錯的,但劇情張力實在是太薄弱了。

簡單點說,故事寫的是男主角離開新婚妻子遠渡重洋,走進鎖國的日本找蠶卵,卻對神秘的東方女子念念不忘,一而再回到危險的國度,持家的妻子對丈夫的心事卻是心知肚明……本來故事是不錯的,電影卻給我帶來一堆問號。

首先,為甚麼男主角 Hervé 會迷戀上那個頭目身邊的女人呢?難道只是因為她喝了他那一口茶嗎?如果說 Hervé 一向專一,看上了頭目的「妾侍」只是一時迷惑,那麼後來為甚麼他又對妾侍送來的女子「來者不拒」?而且,那位妾侍的結局又如何?(可能頭目看出 Hervé 對妾侍的非分之想,於是把她就地正法?)

而妻子 Hélène 雖心知丈夫有所隱瞞,又如何知道那與頭目的妾侍有關呢?(可能是女人的直覺吧!)而且她又怎會曉得找那個 Madam Blanche 寫封信呢?

最慘不忍睹還是通風報訊那個孩子的死,究竟頭目是怎麼想的呢?如果頭目是為了避開 Hervé 追來才逃難,那麼殺掉通敵的孩子也合情合理,可是事實卻又不盡然。(不過那孩子的「屍體」雖然恐怖,卻是有點假得無論如何也不會不看出那個是道具吧!)

總括來說,片子似是說出了男人總不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Hélène 是「妻」,那個頭目的妾侍算是「偷不著」,Hervé 的念念不忘,似乎間接令 Hélène 心力交瘁而早逝。

***

明天應該會去看遲來的《色、戒》,可是我的電影 Wishlist 暫時還有 “Amazing Grace” 未完成,似乎要等 DVD 了。

當然還在等 F 先生的「新戲」(我在書店看到有改編小說出售啊,應該會像 “Miss Potter” 般千呼萬喚始出來吧)以及 “The Other Boleyn Girl” 和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想當年我也曾為了 “Elizabeth” 進電影院兩次啊!(曾經有這樣紀錄的只有 “Titanic” 和 P&P 2005 了)

“Becoming Jane” (2007)

Becoming Jane (2007)差不多落畫才寫 “Becoming Jane” 好像有點過時。

聽說這齣電影很有 P&P 2005 的影子,看到那個清晨景觀與女主角,只能說,這個清早好像不夠漂亮,而 Anne Hathaway 的確是太有現代美了。

要把 Mr. Darcy 比喻作 Tom 的化身好像有點紓尊降貴了,畢竟 Darcy 雖然傲慢但他潔身自愛,可是 Tom(至少在其舅父眼中,他跟拳擊與妓女有所關連)好像甚麼壞玩意也喜歡,說是個紳士似乎大眾也不會認同。反而不止一個朋友說覺得其實 Mr. Wisley 好像也不錯(雖然像隻呆頭鵝般)。

最重要的是,P&P 能夠說服大眾 Mr. Darcy 愛上 Elizabeth Bennet 是最合理不過的事,可是我無法想像 Tom 會喜歡那個在他眼中「見識不多稍有知識的鄉間女子」。

“Your horizons must be…widened…by an extraordinary young man.” 現代人可不是這樣說了。

最後 Jane 沒有跟 Tom 私奔,倒是解釋了為何 Jane 以後的作品裡放棄名譽私奔的男女好像都沒有好結果(Lydia Bennet 和 Mr. Wickham 如是,Maria Bertram 和 Henry Crawford 亦如是)。

二十年後那段更令人氣餒,明明 Jane Austen 生前出版的小說也是以 “A Lady” (Sense and Sensibility” 或 “the author of ‘Pride and Prejudice'” (Mansfield Park) 自稱,作者一欄從不寫上自己的名字,要說 Tom 與 Jane 曾經認識相愛,他的女兒會知道 Jane Austen 的身份倒不是問題,可是為甚麼會有那個慕名而來的讀者呢?

電影最令我苦惱的是,為甚麼 Jane 偏要去拜訪 Mrs. Radcliffe,明明 Northanger Abbey 就是要說哥德式小說對天真爛漫女主角 Catherine Morland 的「壞影響」啊!(Catherine 正好閱讀 Mrs. Radcliffe 的 “The Mysteries of Udolpho”,因而對 Northanger Abbey 充滿幻想,以為 General Tilney 把自己的妻子殺掉了…… )

說到底,要把 Jane 的故事用她的小說來詮釋似乎並不合理,電影裡也有了一個很好的理由:Mrs. Radcliffe 養尊處優卻寫了一系列哥德式小說,小說本身與作者可以毫無關連的不是嗎?

終於放大假

“N Shift” 完畢,終於放大假(只不過有一隻手的手指數目而已)。 

「Henry 的部門」的同事不錯,上班時間也比較少,只是我的心情指數一直處於低迷,無他的,心理上太疲倦了,因為有很多沒有 insight 但又要求多多嫌輪候時間太長的人,每天回家就像已打架了好幾小時般。

***

A Royal Affair: George III and his Troublesome Siblings“A Royal Affair: George III and his Troublesome Siblings” 又到尾聲(應該不多於五十頁),說到 George III 的小妹 Caroline Mathilde 被丹麥皇室以通姦罪名趕出國境。要與兒女分離當然很痛苦,可是皇室也不會容得下一個失貞的皇后(Christian VII 是 George II of Britain 女兒 Louise 的兒子,似乎也遺傳了這個家族的精神病,神智一直不太清醒,Caroline Mathilde 於是與「御醫」 Johann Struensee 通姦)--她的女兒 Louise Auguste ,聽說是她與情夫所生的--加上 Caroline Mathilde 與 Struensee權大如天,不被推翻才怪。

之前看到書中有一句類似「如果一個有自信的男醫生遇上孤獨的女病人也很難不受歡迎」的說話,難怪我們的男同學畢業後突然那麼受追捧了。

Caroline Mathilde 最後好像客死「異鄉」,至死不曾再見她的兒女。

***

朝早上班的四十多分鐘剛好把一張 CD 播放一次,面向太陽走在路上,聽著 “Way Back into Love”,忽然覺得那幾句 “I’ve been living with a shadow overhead / I’ve been sleeping with a cloud above my bed / I’ve been lonely for so long / Trapped in the past, I just can’t seem to move on” 很貼心。

難過

犯了挺嚴重的錯誤(雖然都被補救了),心裡還是有點難過。在這個繁忙的地方,問題多多又有疑惑只會被嫌棄,卻想不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唉……

又再一次覺得肉隨砧板上,為甚麼這個世界有那麼多人不可理喻的呢?

以前不快樂時,我會買一個甜筒給自己;或是買一個朱古力酥,讓我想念曾經悠然自得遊歷的日子。今天發現原來 Sausage Roll 也有同樣效果--頓時想起從前在英國經常光顧那一間有個海盜的咖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