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件無關痛癢的事:記得麥嘜很堅持新年時要「揮春」--要寫很多「春」字來揮動,所以麥嘜不喜歡隔壁那個會寫很多祝賀語句的老伯(事實上,麥嘜懂寫的字其實不多),也不明白為何人們總是光顧他。然後有一天,老友康像發現新大陸般跟我說:原來真的有人像麥嘜般在賀年紅紙上寫個「春」字來揮動啊!(細 B 補充說:那個是東哥……)

事實上,我不喜歡春天。

正確點說,我不喜歡香港的春天。

我是典型的秋之子,喜愛乾爽,沐浴露洗頭水護膚品等等全線無一不屬清爽型,所以份外潮濕的天氣總是讓我感到納悶。衣服晾曬幾天好像也沒乾透,瀰漫著一股酸腐的臭味;又因家裡沒有添置抽濕機,結果每每在微涼的天氣下詭異地啟動原屬夏天的冷氣機睡覺。

而且春天裡細菌病毒也容易滋長,工作量也因而增加不少。

天氣似乎也影響了我的性情,所以我喜歡爽快清晰與一目了然,討厭拖泥帶水與曖昧不清。

似乎春季唯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繁花盛放,驅散了寒冬的孤寂。

***

有關兩周一聚,請參閱南杏

“The Duchess” (2008)

The Duchess終於看了 “The Duchess”(是的,我堅持不會談及那個冗長的譯名,哼!)

本來是打算進戲院看的,結果等到連 DVD 也面世了才看--三區 DVD 封面如果是英國版那該有多好?不過我也不是對這電影情有獨鍾,不然會像 P&P 2005 和 “Miss Potter” 般堅持買漂亮的英國版。

認識 Georgiana Duchess of Devonshire 自是從三年前踏足 Chatsworth House 開始--Chatsworth 裡的精品店有四大主題,包括第一任主人 Bess of Hardwick、第五任 Duchess of Devonshire Georgiana Cavendish (Spencer)、第十一任 Duchess of Devonshire Deborah Cavendish (Mitford) 以及因 P&P 2005 而「出現」的 Jane Austen。還未有時間讀 Amanda Foreman 的原著,大概只曉得 Georgiana 是個時尚女皇,得到全世界的愛卻得不到丈夫的心。

可能我還是喜歡看古裝「宮廷」戲,倒也不覺它太悶,只是它作為一齣上畫電影似乎有點平淡--就是說一隻被困在籠中的鳥兒不斷被抓回來的故事嘛,反而寫 Georgiana 如何受大眾歡迎則著墨不多。

Keira Knightley 依然太瘦削,明明 Georgiana 的鵝蛋臉型就很漂亮啊!演技上她倒是演活了閨怨連天的貴婦人,可惜她的外型確實局限了她:為甚麼六、七年後誕下四個小朋友的貴婦人還是一副青春少艾的樣子?Ralph Fiennes(怎看也不像 Lord Voldemort 啊!)的 William Cavendish 是個會偷食的悶蛋,他與 Georgiana 算是政治婚姻,錯配無奈至極,但男女地位就是大不同,他可以在所謂一夫一妻制的社會下光明正大的左擁右抱(三人同時出席宴會也不覺兀突),卻不要自己的妻子「徵求他的同意下」紅杏出牆(大前提當然是子嗣血統攸關,但後來兒子出生後明明兩人早已暗自勞燕分飛,但綠帽還是萬萬不可戴);Hayley Atwell 飾演的 Bess 一向與 Georgiana 相交甚篤,後來為勢所迫,結果背叛好友成了 William 的情婦,本來看著 Bess 鼓勵 Georgiana 出軌(甚至不止一次為 Georgiana 和 Charles Grey 尋找機會),同時又與她的丈夫相好,以為她最初只是為了 Devonshire 的財富而藉機與 Georgiana 結交(當然其實是 William 先看上 Bess 然後 Georgiana 先向她示好),到後來她卻不顧一切陪伴 Georgiana 到鄉郊待產,唯有說她當初只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而甘願賠上友誼吧!Dominic Cooper 總是讓我想起 Mamma Mia! 裡的好女婿,但在這電影他演政治新星看來有點太年少氣盛了(BTW 原來他已是三十而立,明明他看來比 1985 年出生的 Keira Knightley 還年輕啊!)

所以說到這裡,我唯一看到的本片中心思想其實是:對女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她們的孩子。

即使戀愛多令人不願放手、友情多麼可貴,也敵不過骨肉分離……結果造就了 William Cavendish 成了四角關係的大贏家。

話說回來,這電影根本與 Diana Spencer 一點關係也沒有啊!

P.S. 這照片是去年在 Chatsworth House 拍攝的,表列了歷任主人與其妻子的出身與畫像。

Chatsworth House 歷任主人與妻子

5th Duke of Devonshire and his two w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