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看得一頭霧水的 “The Other Boleyn Girl”

The Other Boleyn Girl對於電影版的 “The Other Boleyn Girl”,我確實是從不看好的--連原著也看得辛苦哪會認為電影會拍得更好?可是對著原著不住猛搖頭以後,還是死心不息一上映便買票去看。(想起看 “Becoming Jane” 時也是罵了一輪然後還是要去看便覺得好笑)

又一次低估了看戲的人潮,入場前半小時才購票結果只能坐在第二行。(上一次 “Marie Antoinette” 也是如此,或許是因為上映的電影院不多吧,還是因為有 Natalie Portman 和 Scarlett Johansson?)

電影版由於只有兩個小時說故事,結果比 Philippa Gregory 的小說更簡潔,看得令人頭昏腦脹。

開場前在門外看 Trailer,倒不曉得是誰翻譯字幕的,竟然有一句寫作「當今英王選妃」--不是吧!英國王室從來都是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於婚姻關係以外有女人伴君側,極其量只是情婦,何來正當「選妃」?把中國或其他東方國家那一套放進五百年前的英格蘭宮廷實在是笑話。

已經不想再說誰是姐姐誰是妹妹的事了,可是選角上已令人覺得怪怪的:雖然 Natalie Portman 比 Scarlett Johansson 年長,從外貌上來說卻不然;而且要風情萬種的 Scarlett Johansson 演一個熱愛田園、不問世事的「純真的 Mary Boleyn」實在沒說服力可言(當然現實中的 Mary Boleyn 曾任英法兩王的情婦又是另一回事了)。相比之下,Natalie Portman 演心機深沉的 Anne Boleyn 似乎看起來比較神似一點吧!只是好像還差了一點點……嗯……令君王寧願得罪大臣也要得到她的野性的內在,畢竟她曾在異國浸淫了十多年啊(才不是電影裡說的兩個月)!話說回來,其實我最喜歡還是 “The Tudors” 裡的 Natalie Dormer……(又是 Natalie?)當然兩人輪廓不像兩姊妹是最基本的問題。

電影中段 Anne Boleyn 在談及如何剷除 Queen Catherine 這絆腳石時曾經喚皇帝作 “Henry”,似乎有點大不敬啊!

Eric Bana 是不可一世的 Henry VIII,專權蠻橫霸氣,算是稱職的,可惜發揮機會不多;而且他的身型不夠擁腫,不過相比之下他比外型更亮麗的 Jonathan Rhys Meyers 更貼近史實的皇帝吧!(難道是因為他的滿臉鬍子?)

電影裡把 Anne 從法國回歸一事安排在 Mary 懷有 Henry VIII 的孩子期間,雖然無意中突顯了 Anne 漸漸獲取了皇帝的注目,直至後來為了得到 Anne 連親生兒子也不看一眼,可是卻加倍顯現了皇帝的貪新忘舊與無情--對於 1540 年左右的 Henry VIII 來說這評價是成立的,但是對與 Queen Catherine of Aragon 結縭廿年、後來與 Anne Boleyn 糾纏十年(1525 年求 Anne Boleyn 成為情婦被拒,1533 年成婚,1536 年 Anne 因通姦罪犯欺君叛國被處死)的皇帝來說則不然。 Henry VIII 雖然戀上 Anne Boleyn,但他與 Queen Catherine 亦有一段長時間維持「相敬如賓」的帝后關係,一方面當然是礙於 Queen Catherine 的龐大背景(她是當時歐洲最大權力的 Charles V of Holy Roman Empire 的姨母,Charles 曾於 1527 年囚禁教宗 Clement VII),可是另一方面,Henry 與 Catherine 的廿年夫妻情份亦不容小覷,致使「皇帝的婚事」成了多年來纏繞不休的問題。要說 Henry VIII 見一個愛一個,十年後才再說吧!

Thomas Boleyn 和 Thomas Howard,典型的權力至上的宮廷人物,但 Boleyn 更可悲,由於他一心向權力靠攏,致使最終三個兒女只剩 Mary 一個,還讓 Boleyn 家背負亂倫的污名;至於 Thomas Howard 嘛,歷史告訴我們他還不死心,多送一個 Catherine Howard 成了 Henry VIII 的第五任皇后(但亦因通姦而魂斷倫敦塔)。他沒有被殺,反而在 Queen Catherine 的女兒 Mary I 在位期間重獲重用(無他的,因為他是虔誠天主教徒嘛!),反而是他的孫兒、同樣名為 Thomas 的繼承人因意圖迎娶 Mary Queen of Scots 而被 Queen Elizabeth 處死。

Mary 的丈夫 William Carey,其實並沒有與 Mary 仳離,甚至是在 Mary 一有身孕後便升官晉爵(連那個與 Henry VIII 所生的私生子也是姓 Carey 的),後來 Carey 因病去世,Mary 才再嫁 Stafford;電影裡只用結局交代 Mary 再嫁一事,卻沒有交代她與 Carey 之前的婚事如何,難道大家認為 Mary 在獻身於皇帝前早已與 Carey 「離婚」嗎?

當然,也由於故事說得太快,結果明明 Anne Boleyn 身死時她所生的公主 Elizabeth 已有兩歲多,卻依然是一歲不到的小孤雛模樣。而且,雖然母親被處死,Elizabeth 依然是皇帝的女兒啊!怎麼可能被 Mary 抱走而沒人攔截?(BTW, 書中不止一次說 Mary 無法把自己所生的 Henry Carey--也就是皇帝的私生子--帶走,皆因 Anne 與宮廷中人曾從中作梗,她又如何大搖大擺把 Elizabeth 抱走呢?)

還有電影裡沒交代為甚麼 Anne 在流產後讓 George 和 Mary 盡快把死胎和被褥燒毀,皆因她其實誕下了一個已死的畸胎(好像是 Spina Bifida,書中把此事與 George 和 Anne 「疑似亂倫」一事扯上關係)。可能是因為電影已把 George 和 Anne 這一段挪後,無法把畸胎一事再作交代吧!還有,書中其實把 George Boleyn 形容為同性戀者(當然史料又好像不是如此說),電影也沒有交代,只說 George 和其妻 Jane 婚姻不睦是因為他從一開始便討厭她。

唯一值得一讚的是:終於「尊重原著/歷史人物」地找一位西班牙演員 Ana Torrent 飾演 Catherine of Aragon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