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 B

踢足球要當上正選可不是易事,當不了只怪自己學藝未精;可惜的是,如今連選個後備也沒份兒,只有坐在觀眾席上看比賽的資格,即使這場球賽多精彩也已事不關己。

以單戀為樂的女生,活該得不到垂青。

誰不知道那其實是性格不合呢?王子可能需要一個會依賴深愛他一生的王妃,自己卻偏偏是個多心人,也不夠漂亮不夠優雅不夠大方得體上不了台不配當尊貴的母儀天下的王妃(他可能也從蛛絲馬跡裡看出來了),即使勉強相處下來可能只會痛苦收場。知道王子心有所屬即將成婚,也只好含笑祝福了不是嗎?雖然年多暗戀的落幕可能會教人難過痛苦一陣子吧!

事到如今,難道真的要把那個 Plan B 提前開始?

p.s. 前兩天才想說 canteen 只會不斷播放 “Shall We Talk” 的純音樂,昨天竟然換上了某首楊千嬅極度應景(還是贈興?)的歌曲,實在無話可說。

圖書目錄

沒有期待明天的快樂感覺。

我快要把這裡變成我的讀書日誌了。也好,生活實在乏善可陳,只有看一點書能讓我忘記即將失業的煩惱。

近期喜歡用 LibraryThing 來做網上圖書目錄,因為有時候真的忘記買了甚麼書籍還沒閱讀。(當然,把家中的英文書籍作分類是挺容易的,但中文書也就不必了,那想必是項大工程)

這些都是自本科第四年以來的收穫--當然五年前第一次踏足英國(一天那麼多)從 Piccidilly Circus 的 Waterstone 帶回來 Antonia Fraser 的 “The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是例外(那時候還有一本 Anne Somerset 的 “Elizabeth I” 到現在還沒開始看)--所謂接近七十本的藏書卻只看了不到五分之一(應該有十三、四本吧!),大部份是從起始點應該是 Joanna Denny 的 “Anne Boleyn” ,那時候第一次知道 Yesasia 有英文書籍訂閱不知有多高興,可惜現在沒有這種服務了,只剩下雖然很可靠但運費差不多是書籍一半價錢的亞馬遜得金;當然不少藏書是兩次英倫之旅人工托運回港的收穫。那本 “Anne Boleyn” 足足用了三個月時間閱讀,後來到去年看 Michael Hicks 的 “Anne Neville” 只用了從 Edinburgh 到 London 的四個小時火車車程的時間。

現在剛開始讀 “King Charles II”--由無憂的小王子到因父親皇位被推翻而流亡天涯,最後得到人民歡迎回歸重建帝制。Commonwealth,那是除 Glorious Revolution 以外另一段 對 House of Stuart 來說很重要的歷史。又是 Antonia Fraser 的著作。

如果查理斯王子繼位,他將會是 King Charles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