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的張力

看畢一本推理小說,即使最初已有心理準備猜到誰是兇手,可是在看到結局時獲悉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那一刻,總會忍不住有一種恍然大悟、想大喊「啊原來如此」的感覺。

事實上中途不是沒有想過這個推論的,蛛絲馬跡不是沒有原因地鋪排堆砌的,只是一個故事實在有太多可能性,不到最後一刻也不曉得事情會如何發展下去。也許,這就是所謂推理小說的劇情張力吧!不過若然把所有事實完全攤開作宏觀的時候,卻又覺得推論竟會如斯理所當然。

很久沒有這種面對現實而能如此心境安寧的感覺。

也終於,可以安心地再看另一本了。

Music and Lyrics

最喜歡還是主題曲,雖然 Alex 寫的 “Don’t write me off” 最令人感動。 

I’ve been living with a shadow overhead
I’ve been sleeping with a cloud above my bed
I’ve been lonely for so long
Trapped in the past, I just can’t seem to move on

I’ve been hiding all my hopes and dreams away
Just in case I ever need em again someday
I’ve been setting aside time
To clear a little space in the corners of my mind

All I want to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I can’t make it through without a way back into love
Oh oh oh

I’ve been watching but the stars refuse to shine
I’ve been searching but I just don’t see the signs
I know that it’s out there
There’s got to be something for my soul somewhere

I’ve been looking for someone to shed some light
Not just somebody just to get me throught the night
I could use some direction
And I’m open to your suggestions

All I want to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I can’t make it through without a way back into love
And if I open my heart again
I guess I’m hoping you’ll be there for me in the end

There are moments when I don’t know if it’s real
Or if anybody feels the way I feel
I need inspiration
Not just another negotiation

All I want to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I can’t make it through without a way back into love
And if I open my heart to you
I’m hoping you’ll show me what to do
And if you help me to start again
You know that I’ll be there for you in the end

Hugh Grant & Drew Barrymore “Way Back Into Love (Demo Version)”

是粉絲又如何?

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看了一本小書名叫《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說的是一位人類學教授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卻愈來愈不懂學生的生活與心態,於是自費重新走進校園當學生以作深入研究,篇幅不長,卻是讀得津津有味。

作者 Rebekah Nathan 為了要摒除自己身為教授的角度去看學生的偏見,於是隱瞞真實身份重當學生,由被迎新活動主辦者誤認為家長開始,到搬進學生宿舍融入舍堂活動,從學生的視線看校園種種與當今大學生的習性,對作者來說可是最切實與第一身的體驗。即使是美國這樣最自由的校園也無法摒除歧視(從作者對校園飯堂學生吃飯習慣可見一二);還有交換生對當地學生的觀感--對外來者表面友善、實質冷漠,欠缺對世界時事的認知,以及對本國的盲目愛戴等等,可說是作者成為學生以後才能觀察到的事情。

這書給我很深切的反思,作為外來者,即使用了多少時間作最深入的觀察,也無法完全剖析明白一個族群的想法。學生可以在不記名的調查報告中寫下不完全真實的資料(如書中談及有關調查的上課出席率與真實數據相異一事),但在作者成為學生後以第一身身份生活,卻能夠撇掉了先入為主的偏見而看到這個世界不為人知的真實一面(如學生談論為何/如何蹺課)。

總括而言,這書對我來說不只是單純一個人類學的研究報告,更讓我明白人們總是有著屬於自我的一套想法,如果要瞭解他人首先需要予以同化--不一定要作相同的事,至少嘗試從他人的角度去看世界--不然只會剩下對別人的不諒解與否定而已。

***

Richard III在唱片店看到 BBC 版的 “Richard III”,據說是最忠於 Shakespeare 原著的版本(看了部份 Laurence Olivier 版的 “Richard III”,發現沒有拍攝 King Richard 要求 Elizabeth Wydeville 轉達向其女兒 Elizabeth of York 求婚意圖那一段,可是挺失望的),想也沒想便買了。當然先跳看了我所期望的那一段,劇情張力讓我看得入神,只是 Ron Cook 好像沒 Laurence Olivier(還是不能接受他是 King Richard 的同時,又能夠是傲慢卻風度翩翩的 Mr. Darcy,雖然相隔了整整十六年)那樣令人恨之入骨吧!(在 Shakespeare 的劇目裡 King Richard 是個大奸角,當然現代研究指出 Richard III 多年來其實不斷被後世人醜化)當然又快速播了一小段仍是 Duke of Gloucester 的 Richard 與 Lady Anne 的對話,還是覺得 “Looking for Richard” 裡的 Winona Ryder 最有說服力。

***

短期內收到回信,我萬分慶幸我還不是被遺忘了的一個,只是預料之中的回應,實在讓我需要三思而行,如 W 所說的,這從不像我的作風,但是可能那確然是必需的。

找工作的日子

做事就是這樣沒信心,只是為了一封求職信便嚇得心亂跳(還要只是接觸那位秘書小姐而已)。我已很努力改變務求令自己不怕厚臉皮,但是對於一向有點自閉傾向的我這樣做實在有點困難。

而且,那個願望,老實說,現實的我確然認為那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奢望。難道真的要像 J 所說般去找大老爺幫忙嗎?(好像比嫁給王子還困難吧!唉……)

零碎

The Libertine看了 “The Libertine“, Johnny Depp 的演出果真讓人們對 John Wilmot 又愛又恨。雖然不太明白最初確實是 John Wilmot 拐走由 Rosamund Pike 飾演的 Elizabeth Malet 當妻子的,可是到後來卻又把她棄如敝屣,其實會否只是因為「愈容易得到愈不會珍惜」呢?

最後看到 John Wilmot 在重病中為了 Charles II 和其弟兼繼承人 James Duke of York 而與議會中人辯論那一段,只能歎句即使當時沒有把 James 逐出繼承人行列也沒有用,最終 James II 還是因為宗教分歧而被迫流亡。

William and Mary談到 James II 自是不能不說近來剛好完成的 “William and Mary“。自從閱讀過 Maureen Waller 的 “Ungrateful Daughters” 後,對 William III 和 Mary II 這兩口子和 Glorious Revolution 那段歷史算是知道多一點吧!(記得小弟說過他曾經問我知道 Glorious Revolution 是怎麼一回事時我說我哪會知道啊,那時候的我除了 Reformation 外其實一丁點英格蘭歷史也不懂……)所以看到 “William and Mary” 時,其實只是想增加多一點這對傳奇夫妻的認識罷了。

之前一直覺得 Mary II 受盡委屈不外乎是丈夫 William III 與 Elizabeth Villers 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罷了,可是卻完全忘了國人可能對她的冷嘲熱諷:她其實算是背叛了父親 James II 與同父異母的弟弟,追隨丈夫進侵英格蘭篡位(雖說是為了保存國教之緣故),又因不願姑息 Sarah Churchill 而與妹妹 Princess Anne 的關係勢成水火。對她來說,所有至親已待她如陌路,只剩下丈夫可以倚靠,偏偏丈夫又是個冷淡薄情、不苟言笑的人(雖然當 Mary II 身故後 William III 的表現其實顯出他對妻子從不宣之於口的愛護),加上他長期遠征,她的孤立無依可想而知。所以她的早逝,也許亦與來自國事及家庭的壓力令她心力交瘁不無關係(雖然患天花才是致命原因)。

不過從她得知自己患上惡疾後冷靜地安排後事(包括銷毀自己的私人信件以防外洩,怕傳染疾病而不讓妹妹 Anne 看見她最後一面等等),其實正顯出她的聰敏慧黠,堪配作一國之君--即使多年來她徒有女皇之名甘願只作丈夫身後的小妻子。

***

終於把 “P&P” 2005 的 Screensaver 復原了--之前沒深思熟慮便把硬碟 Format 了,連帶把原有的 Screensaver 也移走,可是最新下載的卻又不能顯示於全螢幕,令有點 obsessive 的我不太能接受。雖然後來一心想換上 “Marie Antoinette” 的 Screensaver,可是那種太艷麗的粉紅調卻讓人看得有點疲倦。幸好想起了有一個後備檔案,終於把一切復原了。不過背景卻換了五月時在 Chatsworth House 的照片--也就是 “Ocarina” 首頁的那一張(其實還不是 “P&P” 2005 裡的 Pemberley 嗎?又有甚麼分別呢?)

***

終於證實了十一月的猜測。

療傷過程

不少時候人總需要一些療傷過程。

不談及倒不代表有些事從沒曾發生,去年的英倫畢業旅行其實算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起程前的我,正值遇上人生的低潮:不僅是考試帶來的沉重壓力,還有一些對從前人與事的執著與認知在過去的那幾個月讓我感到困擾。曾經無緣故地心情低落,甚至為了別人一句無心之語而在課堂裡默然垂淚。那個悲觀的自己令我無法面對世界。

是的,自從獨步走過英倫大地以後,那狹隘的人生觀算是改變了。

(然後十一月的重臨,其實算是休息充電之旅)

旅行是最奢侈的療傷旅程,終於立志要節儉的我不能倚靠看遍世界來改變自己。遇上原因不明的責怪與奚落,甚至為了感到人生空洞如無物,我選擇不斷重播《給自己的情歌》來麻醉自己。

雖然悲傷,可是那句「灰灰的天都要撐起」可是我的苦口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