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第一天

新 call-list 出爐。

雖然我從不喜歡外出慶祝聖誕或除夕,可是春秋三祭(對於我來說,即是復活慶典與聖誕前夕/除夕禮儀)卻是領洗後一年一度的活動。可是……有沒有過份一點?二十四日要 call 也就算了,竟然連三十一日也有?那麼我算是完全缺席了是吧!(我只好在醫院裡唱聖誕歌好了……)

***

假期的第一天,回到前陣子的工作地點,希望遇到的人遇不上--包括很可能已忘記了曾賜給我一個簽名讓我去考試的林醫生(我要告訴他我竟然符碌過了關)和神出鬼沒的劉老闆(都說神出鬼沒哪會遇上)--反而是把 DVD 交給 W 時遇上黃醫生與首先來一句「咩咁『錯蕩』呀」的陳教授和一班從前在那裡工作時認識的學生……看不到某人的名字有點憂心,不知道故人如今身在何處?

十天假期,不去玩樂那就不是我了。

「大花筒中世紀故事初冬漫遊搬書尋夢之旅」準備起程。

行程保密。

從一則新聞開始

早上七時十分,飛快翻閱報紙時看到這樣的一則新聞題目:

科大生躍下 畢業袍換裹屍布 讀生化任職電訊推銷 不堪工作壓力

心裡的陰霾徘徊良久不散,不只因為新聞讓我想起湮遠的一件往事,而是--已經不只一次在當上打雜後高呼「哎呀我 Depress 到好想自殺」﹝我的同伴更曾 exactly 說「我要去吊頸」﹞,雖然最後回想還是覺得,即使只是開口戲說已經很不負責任。只是,誰想到外表那樣樂觀甚至是虔誠教徙的這位青年人會走上自毀之途呢?工作壓力竟會如此令人看不開,而我呢?每天上班不僅﹝被無數人催迫﹞幹著出 label 抽血打點滴寫 Consult 簽 Consent 哀求 radiologist 給予 appointment 追片子種種千奇百怪意想不到的工作,甚至被病人要求「阿姑娘唔該你幫我拎走個盆」﹝把醫生當作護士/健康服務助理也都算了,可是我實在無法解決他的問題:我並不知道那個已使用過的大便盆應該放在那裡……﹞或質疑「究竟你識唔識打點滴架?」﹝如果我們不懂,難道你懂嗎先生?﹞甚至午夜二時被連串粗話問候﹝如果我不是專業對於你的無理要求我也很想用粗話問候別人﹞。很想說,這種工作看似富貴﹝傳說中有萬六元月薪但被 mpf 和住宿後會扣減不少﹞實質卻是厭惡性工作,連媽身為醫管局員工也對於我被同僚惡意對待感到愕然說「想不到如今的人會那麼沒禮貌」--那時的我實在沒好氣回應了一句「難道你如今才知道我們如何命賤嗎?」

我從不跟外行朋友/家人多談如今的工作,不是因為乏善可陳,而是這樣的生活告訴外行人根本不會明白,人們只會著眼於前途如何光明,而完全忽略這一年的非人生活究竟多麼可怖,壓力之大不是一句「未來的日子舒舒服服不就行了嗎」便可以解決的。我自問 EQ 不高,on-call 時總在想為甚麼我會這樣命賤如泥,想起當初不是那樣充滿理想大志希望接受挑戰選擇這樣的專業這一刻的我不會在夜闌人靜之時仍在垂死掙扎同時被無理的病人或其家屬不斷訓話喝斥。

想著這位自殺輕生的小伙子,心情總是灰灰的,上班也不太提得起勁,幸好今天的工作不多,竟然還能夠協助同伴們,轉眼間咬緊牙關,漫長的一天竟也就過去了。

p.s. 心情指數回穩的轉捩點是:晚上回家遇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看到鄭嘉穎奪得「最佳男主角」那一段得獎對白,想到這位曾經是「最受歡迎男新人」的歌手後來經歷被放逐台灣失業的日子最終竟然能夠「時來運到」地擊敗林保怡、陳豪等等站在頒獎台上說這一番感言,我忽然感到 Margaret Mitchell ﹝終於記得這位 “Gone with the Wind” 的作者了﹞那句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的力量。

明天還是要上班的。

名字背後

維尼跟我說,我們那位在藝術方面挺有成就的同學 B,突然改了個「頗有音樂家風格」﹝其實是不懂拼音﹞的雙名字;我想說,其實我們原本所認識的名字 B,正是那個以 W 起首的名字的暱稱。

命名,其實是挺有趣的事情。

我的英文名字是自出生便已起名的--可以追溯至人生中第一本相集的首頁爸爸端正的字跡--那是個跟本名發音相似的名字﹝當然還有其他屬於我的稱呼,包括阿姨喚的「阿妹」以及姑姐姑丈的「肥B」﹞;不曉得為何到了高小時,竟然愈來愈討厭那個平凡得很的名字,於是無聊得根據當時的筆名相對起了個名字 “Snowy”。過了一年後才發現,那其實是一個形容詞,並非名詞。然後,我連那個筆名也捨棄了。﹝題外話,雖然網上世界的我只以「芸」字自稱,其實原本應該是「趙芸韾」--那個老是讓我想起趙雲的筆名,而當年那個在康的文章裡被稱為「兩個傻瓜」之一的「紅蘋果」組員也就是我了﹞

中學時有好些日子,相熟的朋友會只喚我名字的第一個音節﹝或予以重覆﹞,最初是老大不習慣--固然會令人想起隱形眼鏡,可是若因此而想起某些避孕用品卻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所以,後來連發音困難的 K 音也省略了,變成了 H 音的「康康」--可是那是跟康沒關係的。

再後來,從那本厚厚的英漢字典裡看到,我那個沿用了多年的英文名字,原來只是個暱稱。一下子感覺就像「牛高馬大」卻被眾人稱作「阿 B」一般忸怩,所以,我開始留意那個比暱稱更繞口的原名,雖然跟我的中文名字不相襯,可是,那種端莊的氣質讓我迷戀且不捨﹝雖然同時讓我想起 “Unfaithful” 裡那個出軌的妻子﹞,最後,它成為了我領洗時所選擇的名字。

上班前訂造姓名牌子時,身在英格蘭的我考慮了良久,才決定還是沿有舊有的那個名字--畢竟那是爸媽給我的第一份禮物。

P.S.

  1. 很久以前曾經看過一些 blog tag 問以後會怎樣為自己的孩子命名,我會說,我喜歡 Edward,那是個會讓我想起幾代英格蘭皇帝的名字,卻不能是 Henry﹝會令我想起無情的亨利八世﹞或 George﹝首先聯想到的是被 Edward IV 處死的親弟 Duke of Clarence﹞。
  2. 有一年朋友 G 很喜歡某位演員,結果我一下子寫了六十多個發音為「陽去-陰平-陽平」的中英文詞彙給她。﹝事實上這樣的組合也實在是太普遍了﹞

近來

很久沒看電影了,這是近期想進戲院看的:

The Libertine

不過已是去年初的電影了,比 P&P 的上映時間還早,Rochester 的妻子原來便是 P&P 2005 裡的飾演大姊 Jane 的 Rosamund Pike。

***

還有現正追看中的……不是《肥田囍事》,實在不喜歡扮 BJ 裡 Daniel Cleaver 辦公室的那所 D-day、傳說中會愛上肥田的「風流上司」和效法由蛋撻頭主演的《王子變青瓜》的劇情……

Rome